“学术论著”是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推出的学术栏目,介绍本院教师新近发表的前沿研究。本期推荐文章来自社会学系胡安宁教授。
胡安宁. 结构流动:基于调整—分解的分析策略[J]. 社会学研究, 2024, 39(06): 67-88.
摘要
结构流动是形塑转型期社会流动基本样态的重要机制。本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社会学文献中探索结构流动的相关方法,并指出其在理论支撑、混淆因素控制、刚性概念化、统计模型复杂度以及统计推断等方面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调整-分解的分析策略。通过综合采用德明-斯蒂芬算法和流动表的三元分解法,这一分析策略直接针对流动表的边际分布构建“反事实”流动表,并以非建模对比的方式呈现出结构流动、交换流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除此之外,潜在的混淆因素也可以通过调整的方式予以控制,相关的统计推断也可以通过参数分布建模或者自助法的方式得以实现。基于戈德索普关于英国社会经典社会流动分析的相关数据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代际教育流动相关资料,本文展示了调整-分解分析策略的两个经验示例,并对这一分析策略潜在的拓展进行了讨论。
作者简介
胡安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社联十大推荐论文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现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上海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和社会研究方法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以及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Soci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