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团市委2024年度工作部署,深化新时代上海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建设,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开展了2024年度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工作智库课题申报工作,我院共成功立项3项课题。经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组成专家小组对立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优秀调研成果奖评选。我院立项的3项课题均顺利结项,并被授予相应奖励,祝贺获奖课题!
韩央迪老师主持的《城市儿童整合式学校社会工作循证干预路径研究》课题获得一等奖
王琳老师主持的《青少年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建构与网络素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获得三等奖
唐博老师主持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的青年主体性参与——以上海市定向选调生群体为例》课题获得三等奖
获奖课题介绍
一等奖
课题名称:
《城市儿童整合式学校社会工作循证干预路径研究》
课题负责人:
韩央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社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上海市浦江人才
项目介绍:
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课题。在“双减政策”时代背景下,相较于传统的个案咨询、治疗性团体、社区工作等形式,以儿童为中心的更具普适性的上游干预型学校社会工作干预路径亟待探索。项目联动本校MSW专业实习和K小学心理社会教育资源,自2023年春以来凝结几届MSW同学的专业力量和实践智慧,持续探索推行在地化儿童身心健康学校素质拓展课程。团队基于社区资源调研、利益相关方需求评估和跨学科证据整合,以完形游戏治疗为理论指导,融合团体社会工作实践原则,依循“从自我批评到自我关怀”的变化逻辑开发了为期3个月的“儿童羞耻感干预项目”;并相续开发了旨在增进亲子关系互动质量的家庭工作坊。项目评估显示,其对降低儿童羞耻水平、提升自我关怀能力、整合自我形象、促进亲子关系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为双减时代赋能儿童身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这也为后续持续推动项目的科学优化、结构完善、可复制性推广奠定了基础,希冀后期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城乡儿童。
三等奖
课题名称:
《青少年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建构与网络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探究防治策略的有效性,保护青少年成长免受网络风险影响是目前青少年保护和发展领域的重要议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探讨。该课题旨在构建青少年网络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风险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开发网络素养干预实践,提供青少年网络风险预防方案,以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课题名称: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的青年主体性参与——以上海市定向选调生群体为例》
课题负责人:
唐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团委书记、讲师
项目介绍: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大有可为。选调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实践积极参与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扮演在国家战略与基层发展之间的联系角色,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乡村价值的挖掘,他们“青年入场”或“青年在场”的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等形式,对上海市定向选调生群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上海农村参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维度、推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