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 | 教师代表彭希哲教授寄语2022届毕业生

发布时间:2022-06-26浏览次数:592

        编者按: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教授作为学院教师代表作了寄语发言。

各位同学, 各位老师, 各位家长:

        非常高兴能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线上网络参加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2年度的毕业典礼。

        首先向各位毕业生表达我衷心的祝贺, 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在复旦大学的学习,学习了知识,结交了朋友, 开始认识世界和社会,今天以后,你们即将开始人生旅途中新的一段征程。

        学院的领导让我给毕业生说几句,我想了想,说这么几个意思:

        你们是在世界动荡和中国转型的关键时候完成学业的,你们未来人生可能是职业生涯最黄金的时期,与中国全面实现两个100年发展目标, 完成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时代完全同步。能够直接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 是你们这代人的幸运,也是你们的重大责任。

        你们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也可能会出现大的起伏和不确定性,也就是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应对?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以不变应万变,敌变我不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我们首先要守住本心,不忘初心, 坚持定力, 应对挑战。与此同时,如汉代桓宽所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科学技术在变,我们也应当因时而变,适应变化着的国际大势、国家运势,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情境、形势的不同而灵活变通。

        你们要有人生的志向,志存高远,同时又要脚踏实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朱熹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人生也是如此,中国的俗语“志于上者,得其中;志于中者,得其下;志于下者,不得之”,就是讲这个道理。有了志存高远的心,你们还必须要有行动。所谓“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知行合一”,都是强调这一点。复旦的学生,从来不缺知识,大多数人也不乏志向,但有些学生却缺乏行动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你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善待家人、朋友和同事,学会感恩。

        研究表明,人一生可以维持的亲密关系,大概就在150人左右,真正至亲的人就那么几个,包括家人。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有高人指路,有贵人相助,有亲人相伴,要学会对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当然你们也会遇见小人和恶人,这不足为奇,关键在泰然处之。家庭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需要经营的单位。我觉得无论是为国家和民族,还是为我们自己,同学们都应当结婚成家,生养子女,赡养老人,也在家庭的支持下成就自己。未来可能不可预测,只要我们对未来心存念想,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当你们老了,就能更明白家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康德在200年前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同时关注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内心世界)”。希望你们能够记住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完善自己,尽快成长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希望你们能够经常回学校看看,让老师们分享你们的成功,分担你们的挫折。

        愿你们一切顺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