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像的展演——耶鲁大学杰弗里·亚历山大教授的复旦讲座

发布时间:2020-10-30浏览次数:1173


  20201015复旦大学复旦-耶鲁文化社会学中心邀请美国耶鲁大学知名教授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进行了题为“The Performativity of Icons”的讲座。讲座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听众参与。讲座由中心中方联席负责人胡安宁教授主持。

亚历山大教授的讲座围绕客体问题(objects)展开,旨在发展有关客体的社会学理论,并对所谓的符像意识(iconic consciousness)进行概念化。他认为,现代社会理论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将客体视为物(thing),这种对物质性的重新认识与去魅(disenchantment)和异化(alienation)被视作现代性(modernity)特征紧密相连,尤以马克思(Marx)、韦伯(Weber)和本雅明(Benjamin)的理论为代表。在当代社会理论中,客体通常也被当作实在的静物或物体,例如拉图尔(Latour)等人的理论。但在亚历山大的符像意识理论中,客体的物质性是鲜活的,它既是人视觉触动到的物的实体,同时又是能勾起人想象的深层意识。所谓“触景生情”就是理解符像理论的浅显道理,表层的景,撩起心灵深处的情。即文化意义被自然裹挟在由审美塑造的物质外壳内,引发出客体强烈的体验;意义物质性因此昭然若揭,说到底是文化本身具有了物质性。将符像理论与社会表演理论相结合后,亚历山大从三个维度对符像意识进行了理论化,即结构(structure)、表演(performance)和历史性(historicity)。他认为,符像结构(事物的审美表层/深层意义)作为社会表演(social performance)的一个元素,在空间、时间和社会关系中实现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这就是,符像力量(iconic power)取决于审美表层和深层意义之间的联系如何被观众所体验。符像客体(iconic objects)是社会表演中的行动者,由撰写剧本(scripts)且拥有符号生产(symbolic production)手段的行动者生产或创造。他们一旦被创造出来,就面临进入场景的表演。表演除演员外,还通过舞台布景安排(mis-en-scène),以及另一组行动者如市场销售、广告商和公关专家等的参与而展示。

  

亚历山大教授指出,在这个标准的展示模型中,还应加入两个新元素,分别是设计(design)和评论(criticism)。他指出,作为符像创造和表演元素,设计和评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二者对于审美表层和深层意义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但却都没有成为社会理论的焦点。


因而,亚历山大教授强调,客体不仅是被生产,也不单单是现实预设场景中的剧本,而且还必须具备审美设计。对客体审美表层的设计深刻影响着观众与之融合的可能性。为此,亚历山大教授以一些西方艺术作品为例,进行了更为生动深入的阐释。



同样,评论对客体表演亦至关重要。亚历山大教授认为,观众很少直接遇到符像客体。无论广告商和公关如何塑造了舞台布景安排,无论客体被设计得多么精美或强大,无论生产过程多么巧妙,在观众和客体之间都存在着评论(者)的中介因素(mediating element)。评论家在观众接触到客体前就为观众提供了权威的解释。因此,评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中介因素,它不受符像生产的其他元素的控制。评论是在客体被设计、被制作、被放入场景之后才介入的。

讲座结束,听众们积极向亚历山大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亚历山大教授也对提问做了解答。随后,周怡教授对讲座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小结,并对大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至此讲座圆满成功,落下帷幕。

一场生动而较为深邃的社会学理论讲座,会留下诸多共鸣、争鸣或反思,惟为推动学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