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推荐文章来自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韦丰和任远教授。文章发表在《人口学刊》2023年第3期。
研究的主要发现
(1)随着生育政策的放松,有不少家庭会生育更多的子女,这会造成多子女家庭教育投资的稀释并扩大教育的不平等,扩大儿童未来教育获得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2)更多的兄弟姐妹数量会减少儿童获得的家庭教育投资,这种教育资源稀释效应对女孩影响更大,对非农户籍人群、较高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
(3)教育期望是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中介机制,更多的兄弟姐妹降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投资有所减少。
(4)兄弟姐妹数量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升学机会具有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部分是由教育投资的稀释效应导致的。在教育储蓄、父母对儿童教育发展的未来打算与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等不同方面,家庭中子女数量更多都表现出不利的作用。此外,兄弟姐妹数量对儿童教育投资的稀释作用在儿童早期和学龄前就开始显现,这对儿童长期性的发展成长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5)为了避免家庭生育变化对儿童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同时完善教育政策,重视儿童的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公共部门和社会部门的应对策略。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为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2016和2018年共五期数据。同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CEPS关于教育投资、教育表现等变量的定义和CFPS略有不同,这有助于开展稳健性分析。而且利用多个数据库相互验证,可以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深化问题探究的过程。我们用“家庭教育支出(元)”来表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在问卷中这是被调查儿童的父母对该儿童的教育支出。反映家庭子女数量的“兄弟姐妹数量”是不包括自己在内的兄弟姐妹数。本文的主要控制变量包括个体和家庭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户口、民族、在学阶段、父母教育、家庭收入流量与存量状况以及居住区域类型。其中性别、户口与民族变量均为虚拟变量。性别在样本为男性时取1,为女性时取0;户口为非农户口取1,农业户口取0;民族为汉族取1,少数民族取0。年级变量在个体处于小学阶段时取1,处于初中阶段取2,处于高中阶段取3。父母教育程度以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来度量。家庭收入流量状况以人均收入来度量,存量状况以家庭净资产价值度量。居住区域为虚拟变量,居住在城镇取1,居住在乡村取0。
二、主要实证结果
(1)兄弟姐妹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表1中研究结果表明,兄弟姐妹数量对于个体得到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平均而言,每多一个兄弟姐妹,所获得的年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会减少约460元。这一估计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按兄弟姐妹数量进行分段回归可以得到与描述性分析一致的结果:随着兄弟姐妹数量的逐渐增加,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虽然在减少,但是教育支出下降的幅度在逐渐降低。可以认为,家庭子女数量对于教育投资的稀释效应在二孩、三孩的家庭尤其明显。对于有三个及以上兄弟姐妹的孩子而言,更多兄弟姐妹导致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稀释效应不再明显。分样本回归可以发现:这种教育资源稀释效应对女孩影响更大,对非农户籍人群、对较高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
表1 兄弟姐妹数量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2)父母教育期望对家庭子女数量影响教育投资的中介作用
由于家庭收入的预算约束和全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具有更多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平均教育期望会降低,构成资源稀释效应的一个传导机制。我们将父母教育期望纳入因果中介模型(表2)。结果表明,无论采用CFPS中“您希望孩子念书最高念完哪个程度?”的最高期望,还是“您希望孩子念书最少念完哪一程度?”的最低期望,还是采用CEPS中在当下情况下父母对孩子分数的期望作为教育期望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是稳健一致的:更多的兄弟姐妹数量会降低父母的教育期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支出减少。
表2 兄弟姐妹数量、父母教育期望与家庭教育投资
(3)家庭子女数量对孩子学业成绩、升学机会等的影响
无论是数学与字词测试、记忆与数列测试,还是学校考试成绩、认知能力测试,拥有更多兄弟姐妹的孩子的学业表现都会更差,并且兄弟姐妹数量可以通过稀释家庭教育投资而对孩子的教育表现产生影响。表3结果表明,对于当期调查中兄弟姐妹更多的孩子,在初中毕业后继续升学的概率更低。对于高中生而言,拥有更多兄弟姐妹的孩子考上大专或大学的概率也更低。家庭教育资源的稀释效应可以部分解释这一现象。
表3 兄弟姐妹数量、家庭教育投资与孩子升学状况
基于对教育过程开展系统性分析的想法,本文也对教育过程的其他若干方面进行了扩展性的探索,研究发现:兄弟姐妹更多的时候,家长为孩子进行教育储蓄的概率更低,打算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概率更低,并且对孩子教育的关心程度也更低。此外,将视角从时间上扩展到教育早期可以发现,兄弟姐妹更多的儿童,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时期得到的教育支出就会更少。这也表明,家庭子女数量增加对教育资源稀释的作用,在儿童成长的更早时期便已经表现出来。
表4 家庭子女数量对其他教育维度的影响
三、若干研究建议
需要认识到,生育政策的放松会造成这些多子女家庭中教育投资的稀释,并会在不同家庭中扩大教育的不平等,扩大儿童未来教育获得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特别是考虑到农村地区生育意愿更高,城市地区的生育意愿更低,以及总体上来说,经济收入水平越低家庭的生育意愿更高,因此生育政策松动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城乡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为了避免家庭生育的变化对儿童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在家庭生育发生变化的同时,重视儿童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完善,积极探索各种公共部门和社会部门的应对策略。
第一,为了尽量减轻多子女家庭中的教育资源稀释效应,需要增加公共部门的教育投入。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实施学龄前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应该与家庭生育政策变化共同实施。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应该相对加强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第二,政府和学校以及一些机构可以给予奖学金、助学金等教育补助,这种外部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资源约束。对多子女家庭的税收减免可以起到类似的结果。更好的办法是可以对儿童入托或者入园提供类似教育券的补贴,通过条件性地教育补贴机制,使多子女家庭能够降低教育成本。第三,在教育政策中需要加大对女孩的重视,进一步在教育过程中消除多子女家庭中教育资源获得的性别不平等。减少多子女家庭中女孩教育的不平等,应该成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