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晚,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服务社会”高端讲座第一期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讲座邀请了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赵芳,心理学系副教授陈斌斌,心理学系副教授陈侃和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由于观众人数的不断增多,讲座教室变更三次,最终更换至邯郸校区第五教学楼301报告厅进行,但仍然一座难求。讲座现场比肩叠迹,吸引了校内外三百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复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致欢迎词。他首先对于现场观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讲述了开展本次系列讲座的初衷——希望能够发挥复旦社政学院学科、专家和智库的优势,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社会问题予以解读,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用于服务社会。这也是复旦社政学院一直以来的宗旨和使命。
随后,讲座正式开始,第一位演讲的是社会工作系教授、系主任赵芳。她以“儿童参与儿童健康成长”为主题,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讲述了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儿童参与的重要性。她首先用数据向大家展示了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其次从儿童成长的四大权利入手,让大家了解一个健康的孩子应该具备四点特质,即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能够做更好地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和能够保持与他人的联结,而培养一个健康孩子的途径不仅仅是父母要给予关怀、自由、爱等等,更加应当注重“儿童参与”。“儿童参与”对于儿童的自我认知和潜能发展、心理行为发展和儿童抗逆力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效果。最后,赵芳教授从帮助儿童更好参与的角度出发,提出父母在促进儿童参与中的四种角色和作用,即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创造儿童参与的环境、提升儿童参与的能力和支持儿童的参与行为。
在讨论完“儿童健康与儿童参与”的相关议题之后,心理学系系主任陈斌斌副教授则从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依恋关系”出发,探讨了“亲子关系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联。陈斌斌老师首先总结了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后以心理学者曾经开展过的实验为例,阐述了依恋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陈老师阐述了儿童依恋的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不同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社会能力、社会行为和情绪管理的影响都各不相同,并告诉现场观众判断自己孩子依恋类型的方法。最后,就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这一问题,陈斌斌老师给出了“五要五不要”(要有一个主要照料者,不要混杂的照料者;要做一个敏感的父母,不要做忽视的父母;要有父职参与的家庭,不要父职缺位的家庭;要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和安全基地,不要成为风暴港湾和硝烟战场;要做温暖的养育方式,不要冷漠的养育方式)的建议。
接下来学院心理学系陈侃副教授从父母育儿过程中最常见的“陪读怒”的现象出发,用实际研究为大家分析了“陪读怒”究竟怒在何处。首先,“陪读怒”是否有性别差异?陈侃老师用数据告诉大家,研究中男孩的家长确实更容易怒,且父母陪读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怒;其次,“陪读怒”是否有年级差异?数据证明各年级“陪读怒”水平差异不大,父母的怒气不会因为孩子年级变大而消减;那么是不是年长的家长更有耐心呢?富有家庭是不是更不容易发火?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长“陪读怒”是更高还是更低呢?研究告诉我们,家长的年龄、收入程度与“陪读怒”都没有太大关联,但是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的“陪读怒”是会相对较低,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更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者能够找到更多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后,陈侃老师介绍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即“陪读怒与儿童伤害”,在研究中发现陪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孩子遭受了比较严重的儿童伤害,而相对身体伤害,陪读较多出现言语贬损,且男孩更容易遭受言语贬损,而在对儿童的身体伤害上没有性别差异。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控制型的父母、自我分化程度比较低的父母和父母共情能力较差的父母更容易在陪读过程中发生儿童伤害。针对这一问题,陈侃老师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比如家庭成员均摊孩子的陪读时间,提高孩子的作业自主性和质量,减少陪读时间等,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减少失控感和被控感,尊重孩子的自由,不要为孩子牺牲一切,父母需要自我成长,区分自己与孩子的体验,家庭内部形成个体独立和温暖支持的双线发展。
最后出场的是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她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后喻时代的教育挑战”的分享,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学的宏观想象与分析。沈奕斐老师首先从社会的发展变迁入手,向大家揭示了我们如今正从尊崇长辈经验的“前喻时代”迈向长辈知识失去权威、长辈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时代”。在后喻时代中,老师和家长的权威性和年轻人的主体性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往往让父母们无所适从,只能把孩子越抓越紧。而这种对孩子全方位的管控在学术上被称为“密集母职”,即以孩子为中心,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好,与孩子荣辱与共。但是这种“密集母职”对于孩子和家庭的伤害是极其之大的,一方面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需要自我成长的空间,但是来自父母的监控使得他们一直被控制、被决策,他们很难有自我成长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父母而言,由于父母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孩子身上,父母也会有种被孩子控制的愤怒和无奈。那么教育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呢?沈奕斐老师也在讲座中给出了回答,她以日本农学家木村秋则种植苹果的故事为例,告诉在场的父母们,在教育中要把主体身份还给孩子,给予试错的时间和空间,坚持权责利统一,父母只需要为其提供资源和打造环境,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感受,真诚地向孩子学习。总而言之,父母对孩子要密切关注、谨慎出手、累积优势、快乐为首。
四位讲者分享完毕后,现场观众积极热情的举手提问,老师们也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予了全面的解答,现场气氛一片热烈。
在互动问答环节结束后,沈奕斐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提到学术性的讲座是无法为每一个人提供问题的答案的,四位老师更多是从专家给予大家看待和分析家庭教育问题的视角,是想让各位看到一个整体的宏观的问题现状,而家庭决策是各位根据家庭状况来做出的选择,我们无法告知大家正确的道路在哪里,恰恰是在如今如此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难以找出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路。我们讲座的目的在于打开家长的视野,让各位能够站在更高一个平台看清楚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好的找到自己的路,这也是我们“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一个目的。至此,讲座在现场观众持续不断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工会、妇委会、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欢迎。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专家和智库优势,办好“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系列高端讲座,争取将其办成复旦大学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