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迁移和家庭研究工作坊在复旦大学举办。工作坊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目的在于促进家庭和迁移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知识交流,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增进合作及推动学术网络建设。会议召集人、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任远教授在欢迎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的迁移流动出现家庭化趋势,迁移过程影响家庭生活和发展,影响家庭成员的福利与发展,应重视迁移与家庭的关联性,加强迁移者家庭福利的政策研究。
会议第一节研讨由复旦大学人口所张力教授主持。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亓迪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心理发展、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三个方面,对迁移过程的家庭分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刘志军副教授基于2017-2018年间开展的140多份个案访谈资料,对有留守儿童经历和个人性格发展的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探究了留守经历中与性格发展相关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论证了家庭因素在留守儿童性格养成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学校和社会保护性因素的弥补性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石智雷教授利用2013-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跨省流动人口数据以及普查数据,研究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离婚文化对人们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提出,离婚文化具有浸染效应和继承效应,同时这种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会议第二节研讨由复旦大学骆为祥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马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住房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住房对人口生育影响的内在机制。江西财经大学曾永明博士研究了子代随迁对父代工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子代随迁将显著抑制父代工资率,但子女随迁的工资效应具有性别差异,作者深入剖析了这种性别差异性的内在机制。
第三节研讨由河海大学大学亓迪主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李含伟副教授利用全国城市调查的一手数据,对“老漂族”的自评健康和精神幸福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复旦大学任远教授和金雁报告了他们对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他们将流动老年人口分为务工经商型、照料子女型和养老型三类,分析了他们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迁移模式方面的不同特点,研究分析了中国的老年人口流动是如何受到其生命阶段、家庭安排及制度因素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丽梅副教授基于对上海流动人口家庭的深度访谈,归纳了迁移人口家庭面对城市教育障碍所采取的不同的回应。作者认为不同的回应是户口和居住证制度决定的教育机会结构及迁移人口个体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骆为祥副教授基于对上海松江区三所幼儿园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研究,考察了流动儿童学龄前的社会融入。研究提出,当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内部群体,在入园门槛、入读园舍条件、师资力量、保教内容、兴趣培养、伙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为制度区隔和教育方式的分化,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呈现出区隔融入的模式。
第四节研讨由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陈虹霖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舒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发展性资源水平低于本地儿童,且各类别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年级、性别的差异。拥有充足的发展性资源能帮助流动儿童发展其能力、技能和价值观,作者提出,通过社会工作进行流动儿童发展性资源建设的干预建议。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丁百仁博士的报告,基于压力过程的理论框架探讨了流动老人迁移压力及与其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交生活的压力会显著降低流动老人幸福感,同时,家庭关系网和自我效能感对流动老人幸福感有正向作用,其中家庭关系网的保护效应更为显著,自我效能感在迁移压力与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复旦大学李瑶玥和任远教授汇报了他们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和社会融合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家庭化迁移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并对社会融合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存在群体间的异质性。
工作坊采用了深度学术研讨的方式,在每位发言人发言后,安排了2位学者展开事先准备的深度点评和讨论,提高了学术研讨的质量。
本次工作坊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家庭为中心的迁移和福利政策研究”(17ARK002)规划的研讨活动。在会议总结中,项目负责人任远教授对会议成果的发表和未来研究合作的扩展进行了展望。
(撰稿: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