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 | 刘欣:后浪佳作——《长三角社会学优秀硕士论文选编(2021)》序

发布时间:2023-04-23浏览次数:854

编者按

本期推荐的是刘欣教授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长三角社会学优秀硕士论文选编(2021)》作的序。该著作由社政学院社会学系刘欣教授任主编、沈奕斐副教授任副主编。



刘欣(主编)、沈奕斐(副主编). 《长三角社会学优秀硕士论文选编(2021)》.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


序言

该书是长江三角洲社会学论坛优秀硕士论文选编的第三本。在前两本选编的序言中,主编以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学学科建设为背景,介绍了入选论文。在第三本选编时,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快速推进,区域内社会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为频繁。

我们希望这个地区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但有区域社会发展的观照,还要有跨区域,甚至跨社会、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视野。犹如杜甫能于高山之巅一览无边不尽的长江一样, 青年学子要有雄心,站在中国和世界文明的高度,开展跨区域、跨社会、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探究, 不但关注共同性及其形成机制,而且同样关注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而这样的探究都是通过比较进行的——无论是跨社会、跨文化的比较,还是同一社会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现象之间关联的原因、社会过程发生的机制;通过比较研究,才能知道中国社会的现象是否具有独特性,知道他山之石可否攻玉,本土经验可否为人所用;通过比较研究,才能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来理论化中国发展的经验,而得以在世界学术共同体中展现基于本土经验的创新性贡献。

2021 年 2 月 27 日,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主办的“2021长三角社会学论坛暨新春团拜会——后浪佳作迎辛丑”,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论坛突出了“后浪佳作”,由长三角地区8家拥有社会学博士点的兄弟院系分别推荐1~2位学术 “后浪” 发言,最终有10 篇青年教师的论文入选并分别在社会理论、互联网与社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与治理、社会史 5个专题上宣读。“后浪佳作”,展现了新实力、新贡献。论坛安排了10 位功底扎实、研究经验丰富的学术“中浪” 和 “前浪”,主要是中年骨干教授,担任评议人;评议人与发表人一对一,甚至二对一,评议与发表同时长;评议人事先阅读论文,在评议时使用文档展示要点,以期通过专业性、针对性的透彻评议,进一步帮助发表者提升研究水平。发言和评议之后,留出一定的开放时间提问和交流,激发与会者的学术灵感。这样的安排,不但为“后浪”提供了交流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还有助于他们继承 “前浪” “中浪” 所开辟的学术传统, 从学术前辈那里汲取学术营养和治学经验, 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的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是我们对新一代学子的期望,是我们对中国社会学未来的期许。

研究生是学术事业的未来,是成长中的学术新 “后浪”。这本文集共选了11 篇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所收录的论文与上述10 篇青年教师的佳作相比,虽仍有稚嫩之处,但作为硕士论文中的佳作,已让人十分欣慰。我们希望这本文集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术新“后浪”的巨大发展潜力,更希望它能鼓励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学事业。长三角社会学论坛的八所成员高校共推荐了 24 篇优秀论文,经过论坛学术委员会的评审,遴选出了 14 篇,由于部分同学的文章已经投稿学术期刊或有不便,最后只保留了 11 篇。在论文遴选过程中,作为轮值单位的长三角论坛秘书,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沈奕斐副教授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她对作者如何修改论文、文集如何分主题编排论文、联系出版社等工作,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可以说,没有她的这些付出,这本文集是难以问世的。

入选的这 11 篇论文的内容涉及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等相关分支社会学的议题,按选题内容分为三大主题:

第一部分以社会治理和社会认知为主题。

复旦大学李璐欣同学的《公共事务应该由谁决策: 一项关于民众决策认知的探索性研究》,从对民众决策认知的经验归纳出发,借助社会认知、认知框架、认知捷径等理论,提出一个有助于系统整合民众决策认知的经验模型,在决策认知逻辑和认知类型两个层次上理解民众多元复杂的公共事务决策认知。作者通过归纳分类分析,发现民众公共事务决策认知形成所依据的认知逻辑主要是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两条逻辑,在利益诉求逻辑下有两种决策认知类型,一种是单议题权宜性分析型决策认知,具有这种认知的民众往往在决策中都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按最有利于个人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方式。另一种是议题类别化分析型决策认知,他们会划分公共事务的类型和层次,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业务性强的议题应交由专业人士或是政府来决策,而专业化程度较低、生活化较强的议题应该交由民众决策。同样在价值理念逻辑下也有三种决策认知类型,这三种类型对政府、专家和民众在公共事务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民主集中型决策认知,他们具有明显的威权主义政治价值理念,对政府治理的依赖性很强,但也强调民众在公共事务中的意见表达,要求政府在决策前充分征询民意。第二种是能人治国型决策认知,他们非常认可知识精英在公共事务中的最终决策权,认为公共事务应该由知识精英分析、辩论后,直接决策。第三种是平民主义型决策认知,强调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和影响力,认为公共事务应该根据民众的意见作决策。接着作者通过性别、出生年代、教育背景、政治面貌等因素与民众决策认知逻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民众决策认知逻辑。

河海大学马超群同学的《河道环境治理何以难以成功——基于×村的案例研究》,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以位于太湖流域西北部的×村为案例,探讨了实现可持续环境治理的可能路径。作者首先肯定了×村河道治理的短期成效,但在实现可持续环境治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境,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指出问题所在,认为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处理好系统内外各要素的关系,形成生态合理、社会认同以及经济可行的治理思路,借助外力并自力更生,才能有效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治理。

安徽大学宋梦元同学的《县域运动式治理中资源调配的逻辑——基于结构化理论的分析》,以 F 县在 2019 年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所做的各项治理活动为案例,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运动式治理相结合,从结构和行动两方面探究县域运动式治理资源调配的因素构成和运作逻辑。作者首先通过运动式治理的研究视角,发现 F 县是通过资源转化 (动静结合的强运动机制)、资源筹集 (压力型思想动员)、资源扩散 (项目化结构形式)、资源评估 (奖惩制度的构建) 这四种方式实现资源调配,可以看出,结构并不是固化的,而是不断建构的过程。接着作者又从结构化理论出发去探讨运动式治理中资源调配的过程,发现基层政府通过 “鼓舞—动员、指挥—命令、落实—负责、反馈—回应” 的方式进行资源调配,使资源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经历了资源转化、资源筹集、资源扩散和资源评估的过程。在资源调配过程中形成 “客观结构-主观意识” 的逻辑结构,使得不同主体在面对任务时的行为受客观结构、制度的约束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作者从结构化的角度反思县域运动式治理,又在运动式治理结构中再生产出新的机制与结构,对推进运动式治理走向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海大学莫太齐同学 《马克斯·韦伯与美国》,聚焦韦伯眼中的美国,反观美国社会构造的特点。作者沿着韦伯所提供的问题线索,考察了教派组织与美国早期社会格局的内在联系,从韦伯的政治立场反观了联邦党人调和联邦制与共和理念关系的独特方式,由此剖析了美国联邦制独特的政治架构及其伦理意涵,能够发现作者对于韦伯这一探源式历史的理解,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如何构造内在文明与精神气质具有启示意义。

第二部分的三篇论文主要与网络等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相关。

南京大学丁宏铖同学的《手机里的监视集合: 中国都市工作场所中的钉钉》,聚焦手机应用钉钉,通过研究一家钉钉旗下的外包制渠道推广公司,发现钉钉是一个吸纳了多样监视技术和利益主体的庞大 “监视合集”。作者详细阐述了监视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狭义监视中钉钉最常用的考勤和签到等功能到广义监视里消息已读未读等功能,除了硬性监视与广义监视,还有像日志功能等软性监视。钉钉不仅是收集信息的监视集合,也是系统性剥削员工 “块茎劳动” 的 “血汗工厂”,通过监视技术,将劳动者整合进一套为其整体扩张服务的劳动过程控制系统中。劳动者工作得越努力,就会帮助监视集合吸纳更多主体加入,增加钉钉官方的收益,促进监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提出钉钉的高速扩张及其蕴含的破坏力值得我们警惕,认识到当代监视技术已经与一套依靠监视牟利的监视资本主义模式深度绑定,也需要重新审视这一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孙明同学的《制造同意: 网络主播的情感劳动研究》,以公会签约的职业主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劳动过程理论探讨直播行业对网络主播的情感劳动控制以及网络主播的自主性。作者研究发现,直播产业经历了三次产业升级,网络主播作为直播行业的生产者,实际上只是直播产业链的底部被层层剥削。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直播间的表演,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和观众建立亲密关系,刺激观众打赏以获得劳动报酬,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维护情感和关系建构的工作内容。公会和直播平台才是掌握了直播行业的生产系统,打造网红流水生产线,成为情感劳动社会化生产的车间。直播行业通过意识形态支配制造甘愿,在 “人人都能当网红” 的意识形态控制下,网络主播主动参与资本的 “赶工游戏”。网络主播认可公会和直播平台制定的行业规则,在认同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技术,采取灵活的抵抗策略为自己争夺更多的劳动控制权。

浙江大学渊文芊同学的 《新社会运动视角下有机食品共同购买团体的发展问题研究: 以北京市、 成都市为例》, 关注 21 世纪才出现的 “团购” 现象,以及团购对有机食品发展的影响。研究描述了我国共同购买团体的基本状况,发现共同购买团体扩大规模既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运营状况,也有助于更广泛地传达运动的理念话语。但是,在市场领域内,共同购买团体所强调的照顾生产者、保护环境等理念诉求又与商业化运营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这样一来,公共领域内较少的运动资源和市场领域内理念性与经济性的张力,共同阻碍了共同购买团体在中国的组织发展,最终导致其无法落实“替代性食物网络” 的运动诉求。

第三部分从性别、 家庭视角探讨了一些社会问题。

上海大学吴晓阳同学的《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时空变迁》,运用隔离的概念来探讨职业性别隔离的变迁模式和影响因素。作者首先比较了不同隔离指数的差异,发现职业性别隔离总体有下降,但变化是不对称的,且存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其次,作者还分析了宏观因素对地区职业性别隔离的影响,如经济发展、 产业分布、受教育年限等,用实证的方式探讨了职业性别隔离的部分相关因素。最后,作者认为关于政策上的具体建议,应该留给公共机构或企业的一线决策者,对于性别平等有关政策的实施,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最有话语权。

华东理工大学唐晓琦同学的《身份转换与关系互构: 一项关于上海市“社嫂” 的口述史研究》,从国家-个人关系视角出发,以 “社嫂” 为研究对象,用口述史的方法收集资料,描绘这一群体在改革进程中身份转换的图景,通过透视 “社嫂” 在社区建设视域下的身份转换过程,也有助于洞察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向的变迁全过程。作者将把这一过程分为身份制造、身份体验、身份建构和身份存续四阶段,在分析中将历史实事与个人体验、行动等相结合,把社区作为调和二者关系的中间力量,介绍社区在组织通道、物理空间和情感沟通的三方面功能,从而揭示出在国家不同转型期与个人的关系脉络,也一定程度上看到社会管理制度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艾美伶同学的《家-国视野下三代 “工家女” 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基于 “家-国” 视角,探讨在计划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且自身为集体主义劳动妇女,或市场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的 “工家女” 在历史进程中的身份流变。作者把生于 1949 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后起初是工人家属,后来通过招工、五七家属工等途径,在国家制度安排中拥有了工人的社会身份的女性称为一代 “工家女”,第二代 “工家女” 是指生于 1949—1978 年,囊括 “50 后” “60 后” “70 后” 群体,第三代 “工家女” 生于 1978年以后。研究发现 “工家女” 自身 “家” 带来的身份起点、与社会性别交互作用于不同三代工家女的身份建构,可以看到从新中国第一代 “工家女” 走出家门、被国家 “制造为工”,第二代 “工家女” 在家与厂、内与外之间先入嵌后又脱嵌,到第三代 “工家女” 在个体化时代告别集体、“去厂离家”的身份演绎过程,其中 “家-国” 逻辑在 “工家女” 身份的流变中自始至终都发挥着作用,同时也有阶级、性别交叉影响着不同代际 “工家女” 的身份演变。

复旦大学周芮同学的 《家庭遗产分配中的民间逻辑与法律逻辑——以上海市 2008—2018 年遗产纠纷民事判决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在遗产分配中的冲突与矛盾,分析在家庭遗产纠纷中民间逻辑与法律逻辑的博弈过程并探讨其最终是如何影响实践的。作者研究中发现,类性别观 (传统风俗下的类性别角色分配)、类血缘纽带关系 (血缘关系与拟制关系)、付出与回报的正相关 (多赡养多分割、个人财产贡献保护等) 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四方面都在共同影响现代家庭遗产的分配逻辑,而现代家庭遗产民间分配逻辑既有传统家系主义下的财产分配观念,又有基于市场经济和现代法律影响下的新型财产分配观念。同时作者也发现,民间分配逻辑和法律分配逻辑这两种逻辑之间存在一定张力,但并不是完全对立或者是相互抵消的关系,且两种逻辑间的鸿沟逐渐缩短,形成一种不断拉近、趋同、有机融合的状态。这种财产矛盾纠纷的背后是个体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人的利益与贡献才是强调的重点,而家庭共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却被消解了。

本书所收录的 11 篇优秀论文,选题关注现实且不乏社会学的洞见。他们试图用所学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去理解、认识我们的生活世界。有的研究不仅能敏锐地观察到 “工家女” “社嫂” 的身份演变轨迹,还能把个体生活置于错综复杂的制度安排和变迁之中,揭示个体在社会规范约束下的行动逻辑和策略;他们所做的河道治理案例研究,网络主播生产过程的研究,有批判意识,更有人文关怀。在方法上,定性、定量和混合方法都有使用。扎根理论、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内容分析、网络数据抓取与分析、量化数据的统计模型、质性资料的软件分析等,都有所涉及。他们已具备了将所学方法付诸实际研究应用的能力。

收入这本选编的论文,大体反映了长三角地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学术志趣,总的看来,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些论文, 也反映出研究生学术成果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有的论文相对缺乏对学理的深究。

我们知道,训练有素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科化、学理化的探究。学理创新是研究的灵魂。同学们应该有把经验材料转变为普遍性概念和理论的创新意识,努力基于本土经验为世界学术共同体贡献思想、理论和知识。有的论文,在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研究方法的适当性上,也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严密的逻辑、适当的方法、可靠的资料是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支柱。青年学子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加强在这方面训练,因为它们能使自己对社会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与解释更具说服力。大部分的论文还缺少比较研究,尤其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视野,在这方面,青年学子应该有更大的雄心。当然,对成长中的青年学子来说,这些都是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最后,我摘录韦伯的一段话,作为这篇序言的结尾。“我们每一位科学家都知道,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在 10 年、20 年或 50 年内就会过时。这就是科学的命运,当然,也是科学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这种情况在其他所有的文化领域一般都是如此……每一次科学的 ‘完成’ 都意味着新的问题,科学请求被人超越,请求 ‘相形见绌’。任何希望投身于科学的人,都必须面对这一事实……在科学中的不断赶超……不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从原则上说,这样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

——刘欣

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