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新民”系列讲座 | 吴玉韶:积极老龄观视域下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3-04-17浏览次数:44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主办了“明德新民”讲座第20期。4月11日13:30开始,在邯郸校区第五教学楼H5102报告厅,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主讲题为“积极老龄观视域下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也是社政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的相辉讲堂之“四个自信”系列讲座活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党委书记尹晨及校内各院系师生近百人参加。现场参加讲座的还有与社政学院党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联组学习的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普宝、主任何东滔率领的班子成员十余人。学院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永平县杉阳镇党委副书记范红梅及杉阳镇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十余人线上听取本次讲座。讲座由社政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央迪主持。



回顾与展望

吴玉韶教授在讲座的开始,带领大家回顾了我国十年康养事业的发展,“前10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后10年:有前10年的基础、经验、教训,后10年机遇更大,有望实现成熟定型。”并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要求,提出加快新时代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动新发展。

理念滞后  存在误区

吴玉韶教授指出,我国进入老龄化22年,养老服务业发展10年以来,全社会对老龄化、养老服务业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养老服务实践问题追根溯源是理念认知问题,老年观并非固有而是社会建构。我们要改变对老龄化的认知误区,把积极健康老龄化理念四要素(积极、独立、参与、健康)融汇到老年人的自我认知、当今社会对老年人的认知观念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新理念  新趋势

在核心部分,吴玉韶教授提出我们要从“不只是事业而是巨量的产业、不只是消极养老而是积极享老、不只是被动医疗而是主动健康、不只是老年人之用而是发挥老年人作用、不只是养老服务而是老龄社会治理”五个方面推动养老服务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具体内涵如下:

一、不只是事业而是巨量的产业

吴玉韶教授以“中国特色养老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入,提出养老即生活的观点。养老服务是老年期全领域、全周期、多样化的服务。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共享,而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养老服务则必须依靠产业发展。与医疗和教育相比,养老事业占比低,产业占比高,养老可以产业化。此外,吴玉韶教授还阐述了养老产业的六个重点领域。


二、不只是消极养老而是积极享老

吴玉韶教授从新时代新养老的内涵切入,提出新时代养老要由生活必须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并通过与传统养老服务对比,阐明了新时代养老在对象、范围和要求三方面的变化。


三、不只是被动医疗而是主动健康

吴玉韶教授指出,老年人最关注健康,“有了健康,高龄不是问题,没有健康,低龄也是问题”,但过去更多是被动医疗,把全部健康希望寄托在医院、医生、医药上。健康素养低是老年健康最大的问题,想健康不知道如何健康,许多老年人在健康方面存在巨大误区。“想维持健康就不能只关注健康”,吴玉韶教授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人际关系、营养、康复等因素对老年人维持健康的重要意义。


四、不只是老年人之用而是发挥老年人作用

吴玉韶教授基于理论分析,论证了“积极老龄化”理念的重要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出在此观念指导下,新养老服务要以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老年人不只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客体,也是主动提供服务的主体,并举例“日本养老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来进行说明。此外,吴玉韶教授还倡导从娱乐型向赋能型的老年教育转型。


五、不只是养老服务而是老龄社会治理

吴玉韶教授提出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就养老讲养老,而要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度来对待,也就是老龄社会治理。结合国家机构改革,说明老龄回归民政实属必然,成立中央社会工作部对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意义重大。随后,吴玉韶教授还阐述了“整合”对于我国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社区养老共同体”、开展完整社区试点等方式举措。


敬老新箴言

最后,吴玉韶教授以四句敬老新箴言结束本次讲座:

①关爱小孩是自然行为,关爱老人是文明行为

②只要父母还在,你就离衰老和死亡很远(周国平)

③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季羡林)

④种田得谷、敬老得福


问答环节

在问答环节,讲座现场连线云南省永平县杉阳镇党委范红梅副书记进行了提问:乡镇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农村老人收入非常少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同时青壮年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产生了许多空巢老人,而镇上仅建了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只能实现12小时的日间照料。对于这些现状本镇规划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但财政较为困难,难以推动。对于如上多层次的困难问题,请问吴教授,我们该如何建设适合农村老人的养老模式?

吴玉韶教授对此做了精彩的回应:“首先,明确问题的实质在于城乡差异,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基于此,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农村难在收入水平低,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难以送达,“互助养老”是破解中国农村养老难题的有效办法,‘不是发展老年人之用而是用老年人’。此外,农村的特殊性要求其养老模式不能照搬城市,有时候一个自然村距离行政村很远,所以按照城市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的方式往往会出现困难。所以,政府可以按照村镇人口居住的地理结构指定一家一户的民房作为聚集点,建设类似于上海杨浦区的睦邻点,并给予小额补助,可能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并且要积极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动员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服务高龄患病的老年人。”


本场讲座,是社政学院党委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之后组织的第一次集中学习。后续,学院党委将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加强集中学习,讲好专题党课,抓好党支部和党员学习教育,创新学习形式,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