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智能论坛之社会研究分论坛(AI4SSH/AI4SR)纪要

发布时间:2024-06-12浏览次数:10

摘要:2024526AI4SR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本文是对与会学者在开幕式、主旨演讲、平行论坛上发言的纪要。


2024525-2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承办,上海市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学理论创新研究复旦大学基地和《社会学刊》协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AI4SR基金提供支持的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智能论坛之社会研究分论坛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这个活动既是复旦大学建校119周年校庆报告会活动之一,也是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来自海内外3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和学术期刊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学术传播、课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人工智能。整个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演讲、五个平行圆桌论坛三个环节构成。300余位师生参加了论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分党委书记尹晨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院长刘欣教授主持并评议了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在以“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目标的AI for Science的总体战略指导下,复旦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AI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AI4SSH)的计划,同时设立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智能论坛,以整体推进AI与复旦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与发展。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率先连续举办了AI4SSH /AI4SR论坛,打造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融合创新、凝聚共识的平台。他希望与会专家在这个平台上加强交流和合作,以更丰富的AI4SR成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


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李友梅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分享了她对“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她指出,AI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影响,数字智能社会呈现出来一系列新特征,面对这些新特征,数字智能时代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有新的思路。她认为,社会治理部门可能只是在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来强化以往的治理逻辑,但是,治理理念本身并没有提升。比如,一些地方为了更好地对来往人员进行管理,采用了AI人脸识别技术,广泛采集他人信息,而数字智能治理应有的保护公民信息的理念却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如何使我们的治理随着AI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此外,我们也不能就社会建设谈社会建设,今天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政府领域已经深深嵌入在一起,本国的社会治理和全球的社会治理也紧密联系在一起,AI技术有没有可能推动社会治理系统能级的提升,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李友梅教授


526日上午,7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教授以“文科智能的三大支柱”做了主旨演讲。他将智能划分为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将学术活动划分为理科和文科,建立了理解学术智能的类型,即理科智能(AI  for Science )和文科智能(AI for HSS ),提出了推动文科智能发展的三大支柱,即数据、算法、想象。AI支撑数据整合(AI Aided Data Integrating),AI支持事实分析(AI Based Facts Analyzing)和AI驱动理论建构(AI driven theory building)。他指出,在三个支柱之间,人类想象力因属于无限元领域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居于引领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的主旨演讲题目是“AI与人口老龄化应对”。他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对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应用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共同富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积累财富基础;人工智能与银发经济的融合,有助于打造高科技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人工智能可以从多方面塑造老年友好型的智慧社会,诸如智能化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化医疗预约服务平台、智能化社交活动组织等。与此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对人口老龄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譬如,在享受智慧养老方面也可能带来新一轮不平等,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虚假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养老还面临着一些伦理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和困境,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光金教授以“AI技术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为题做了主旨演讲。他指出,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不但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还对社会结构、包括收入分配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学者有责任直面这些新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从“功能性视角”、“规模性视角”、“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了AI发展在区域、行业和个人之间所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并指出了应对思路,回应了共同富裕式现代化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教授的主旨演讲题目是“AI for HASS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文社会研究”。他从三个方面展示了AI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关于AI何以能,他以丰富研究实例展示了AI如何能用于海量文本分析并呈现文本背后的心态,提取海量图像特征,模拟生成硅基样本,生成配对样本,生成仿真智能体。关于AI在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应用,他以自己团队的一些研究案例展示了如何将AI无监督学习技术(LDA)用于马恩全集、全唐诗、好莱坞大片等文本主题分析,发现文本主题、思想情感等的变化趋势,展示了如何对历史上的职业声望予以赋值。关于AI在社科研究应用,他以研究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做缺失值填补,用计算扎根方法进行数据驱动的理论建构,用双向机器学习方法增强因果推断的效度。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安宁教授以“社会科学研究之轮中的AI与算法”为题做了主旨演讲。他将AI对于社会科学的影响纳入到经典的社会科学之轮中,从理论提炼、假设提出、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讨论了AI的贡献和局限。在理论提出方面,AI技术尚不能很好地帮助学者提炼学术观点、挖掘学术空白,但AI可以通过数据导向的方式帮助研究者提出研究假设。此外,通过建构硅基样本和换脸实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者的数据收集。最后,通过非参数模型拟合和修改优化过程的损失函数,算法相关的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克服传统量化分析手段的局限。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徐红长聘副教授以“应用AI的方法来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为题做了主旨报告。她指出,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如同解析黑箱子,需要通过可观测的感知觉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推测其心理过程。她以自己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为例,展示了如何把AI机器学习方法、调查方法、视觉模拟结合起来,对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她和团队成员探究了人们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对道德困境的认知、原因和行为反应。首先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道德机器实验(Moral Machine Experiment)的大量数据,发现诸如交通法规等对人们道德决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相关问卷,调查人们面对道德困境的选择和原因,再在驾驶模拟器中观测人们在驾驶过程中遇到道德困境时的即时反应行为。研究结论不但对于视觉引发的知觉、认知和行为过程有启示价值,还对自动驾驶过程中的道德困境的哲学理解有所贡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的主旨演讲题目是“AI辅助决策的社会基础:基于一项调查实验”。他认为,AI不仅作为新兴方法推进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而且带来了诸如AI辅助决策等新现象。在公共决策领域,AI辅助决策(ADM)正在成为不同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新生决策范式。他运用随机实验方法,考查了AI辅助决策的社会基础,探讨了AI决策的合法性、质量和限度等议题;发现AI辅助决策的政策合法性高于黑箱决策,但略低于协商民主决策,AI素养显著影响AI决策的社会认知和支持程度,且呈现出异质性效应,在AI素养高的群体中存在着AI辅助决策的合法性效应,而在AI素养低的群体中则普遍存在着技术补偿效应,由此表明需要构建更具包容性的AI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善治。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教授在评议中指出,AI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导致职业结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甚至使一些传统职业消失。面对AI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我们需要考虑重新设置大学课程,甚至调整专业结构。AI对社会研究方法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在改变着我们收集、分析、解释社会科学数据以及理论建构的方式。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思考AI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将AI技术应用于社会研究,革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拓展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同时,我们还要在伦理上对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持高度的反思性,避免AI技术的缺陷及其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风险。刘欣教授在评议时表示,本次论坛在邀请主旨演讲嘉宾时,并没有对他们的议题提出具体要求,但七位专家的报告各有侧重。陈光金教授、杜鹏教授的研究更侧重于AI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回应;邱泽奇教授、陈云松教授和徐红教授的研究,更侧重于如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运用AI技术;胡安宁教授、孟天广教授的研究则涉及到AI应用的缺陷、在决策应用中的合法性和伦理问题。他们的主旨演讲分别回应了AI技术对社会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持对AI局限和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反思性问题,为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启示。


526日下午,在5个平行圆桌论坛上,论坛主持人、评议人提出话题后,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着“AI与社会发展”、“AI与社会治理”、“AI与文化传承”、“AI学术传播”、“AI与课程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和研讨。在“头脑风暴”中相互启发,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观点和值得探究的新议题,对推进AI广泛应用、及时将AI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I与社会发展”圆桌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李煜教授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震教授评议。9位与谈嘉宾先后发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AI目前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之中,数据驱动成为生成式AI的新范式。短期内,AI的风险可控,因为它尚缺乏想象力、创造力、自主意识和非理性元素,且尚未实现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目前我们要权衡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短期更应注重促进发展,以实现AI的多样化应用。未来,AI可能被定位为新物种、新人类或新工具等三种形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徐红教授:理解人类意识本就充满挑战,而AI自主意识更为复杂,其操作定义和性质也还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共识。AI是否能够形成真正的自主意识、以及这是否会对人类构成的威胁,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这涉及到伦理、安全以及与AI共存的未来形态,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持续的科学探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教授:我们需探究谁是AI的生产者和控制者,由控制权不同导致的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权力格局变化,以及对某一社会内部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目前来看,AI的兴起可能会替代一般管理人员、一般专业技术人员、文职人员、流水线技术工人等的部分甚至全部职能,而那些需要情感投入的服务业人员,反倒更不宜被AI替代。因此,AI的发展和应用,有可能导致传统意义上中产阶层的塌陷,导致社会结构的新转变。这种转变也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适应。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张顺教授:AI在降低个体不确定性的同时,可能为社会带来系统性风险,比如在社会经济领域,AI及数字技术的快速推动劳动形态变迁,劳动者就业风险不断凸显。但AI无法超越人类,因为AI依赖历史数据进行预测,无法完全预见未来。相比之下,人类拥有对未来的感知能力,这是AI所缺乏的。因此,我们在利用AI的同时,也需认识到其局限性,并保持人类对未来的主导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莉教授:人工智能(AI)是由人类创造的,但它具有独立性。AI能够自主学习、分析和决策,这使得它在某些领域超越了人类的能力。然而,AI的独立性也要求我们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审慎的监管,确保其始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福祉,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让AI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AI作为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正重塑工作性质和经济结构,同时带来新的挑战,如就业和隐私问题。它要求社会适应技术进步,更新教育体系,确保技术红利的普惠,并制定相应政策以预防和缓解潜在的负面影响。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李煜教授: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亟需审视它可能对社会成员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正如马尔库塞指出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创造"虚假需求"来实现对个体的隐性控制,社会成员生活在一种表面上舒适却缺乏自由的被支配状态。当前AI革命可能全面冲击现有社会经济生活的形态,社会对于其潜在风险必须保持警觉,避免技术进步成为新的控制工具,确保技术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压迫和异化的手段。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张震教授探讨了AI在应对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方面所展现的独特优势及其潜在影响。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个体在不同的生活状态间频繁转换,这导致不确定性的累积,造成人们面临更大的压力,而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式识别技术,在处理复杂问题和预测未来趋势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能更好地管理和缓解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然而,这也引发了对AI决策过程透明度和伦理的讨论,以及如何确保AI的发展与人类价值观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的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综合分析了AI与社会发展的多维关系,认为应从劳动替代、社会不平等、人机融合的社会形态,以及AI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等四个关键方面进行探讨。他指出,AI在脑力劳动领域的替代率较高,体力劳动者的某些独特技能反而使其不易被替代。同时,AI可能加剧数字不平等,引发新的社会分层和算法控制问题。人机结合与深度融合既带来效率提升,也伴随着风险和控制权的挑战。最终,AI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多地聚焦于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AI与社会治理”圆桌论坛由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顾东辉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赵芳教授评议。9位与谈嘉宾先后发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段文杰教授通过社会工作四个象限阐述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对社会工作的运用。他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属性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创造性、情感性,即对个体与其所处情景进行复杂化理解,并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情感化反思。包含四个象限:第一、低创造,高情感。如老年照顾等领域,AI只是初级辅助作用与基础性支持。第二、高创造+高情感。人和机器协同关怀,AI提供决策支持和灵感激发,系统结构化指引人。第三、低创造+低情感。比如行政管理工作,AI可以替代一些重复性较高的机械工作。第四、高创造+低情感。AI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如灾害应对。提出四个原则:做加法,积极拥抱AI并拓展社会工作的边界;做减法,减少社会工作者重复性劳动;做乘法,供给侧结构进行创新;做除法,AI避免过度跨界,人把握主动性。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顾东辉教授:其一,AI事项涉及到数据、问题、算法、算力、应用等内容。其二,人工智能具有双重效应:从积极视角看,发展趋势美好,比如复旦的天气大模型的预测误差就较小;当然,副作用也存在,比如能源消耗惊人、数字鸿沟等。因此,确实要把握大方向,但也不能忽视副作用。其三,中国的AI发展迅猛但有致命弱点:一是大模型原创很少;二是算力不高,费用昂贵;三是数据质量不高,清洗成本高;四是资本短视,从而不愿投资;五是上述方面的协同不佳。其四,尽管总体较弱,但仍要跟随时代,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将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进行开创性融合,在社会工作领域更要持续奋斗。其五,关于社会工作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三个思路:关于近期任务,一要认识到AI是不可回避的时代特点,二要尽可能了解此领域相关技术,三要在社会工作的教学科研领域进行简单应用。关于中期使命,要进行利他技术的数字化;关于长期目标,要开拓数字化的利他技术,注重不同数字利他系统的协同。其六,在人工智能还没能替代传统技术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坚持对原本人境共优策略的不断增能,要融通兄弟行业的利他使群智慧;同时,对于新技术也要不断学习。两轮驱动,正是一种实事求是、体现理性的积极举措。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强调以人为本、服务老百姓需求的AI发展理念,更好地服务社会与百姓。AI成为大众知识,AI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应用既是长项也是短板,其中后者明显不足,以人为本的服务仍需进步。当前发展应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提升扩展。最根本的是服务理念没有完全确立,不能只是从管理者的需要出发。应大力宣传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者为本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下一阶段需要关心AI如何更好地方便老百姓,在商业化发展迅速的当前,要为技术开发者提供建议,并和政府合作,鼓励政府投资,把技术用于服务大家,让老百姓能用得起,并用得满意。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施国庆教授指出系统地利用AI手段可以支持更加有效的社会治理,需注重以人为中心。20255月在意大利举行国际影响评估协会(IAIA)年会,主题就是AI时代的影响评估。建议学界高度重视影响评估,利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大数据和先进工具支撑影响评估,在国际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中国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许多优秀案例,比如AI利用大数据替代或支撑传统田野调查进行风险评估,社会治理中利用AI应急响应,通过大数据驱动与人口迁移流动、社保等领域有机融合。建议进行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全面利用AI手段,在更多领域更好地帮助基层社会服务进一步深化。AI应用成本将来会下降,绩效会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结构将面临巨大转型。在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家应该肩负起洞察这个人类进化过程并引领社会善智、永续发展的责任。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卢暾教授认为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方向,同时也要关注人机交互中出现的问题。未来将是一个人智协同的社会,人与人工智能优势互补协同完成规划、推理、创新和决策等众多复杂任务,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人智协同具有主体目标多样、知识边界模糊、交互模式多元和控制交接黑盒等新特征,给人智协同社会的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如个性化协作构建难、信任关系维系弱、隐私信息控制缺、伦理价值引导调控乏、情绪情感共鸣少等全新挑战。需要对人工智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治理,但也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高效精准的社会治理,更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主体性丧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智协同社会的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特别是要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把握人智协同的边界和尺度,共同构建人和人工智能良性互动、协同成长和责任共享的人机共生社会。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青年副研究员王琳:目前青少年的社会化大部分会在网上完成,了解和评估青少年经历的数字风险(如网络欺凌、网瘾和隐私泄漏等)尤其重要。全社会对数字风险尚没有体系化认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仿真模拟技术对于识别和预防青少年网络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与现代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结合对于探讨数字风险的预防策略意义重大。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卓教授:在加速变革的21世纪,信息化催生了虚实相融的元宇宙及社会新形态,AI更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迭代发展,技术霸权、资本霸权彰显无遗。对此,我们无法回避、无处可逃。在有效应用AI服务人类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AI失控的可能性与危害性。当前,AI尚未实现从01的突破,仍然由人操控。一旦突破“1”的临界点,人和技术/机器的关系将反转,人类社会将出现结构性畸变,金字塔尖上的技术精英、资本精英越来越少,社会底层的人将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保持警醒。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AI的双重性是机遇也是挑战,提出三点措施共同积极应对。AI作为新兴事物,引起广泛讨论。社会学作为批判性较强的学科可以适当泼冷水。如何应对此类挑战:一、完善制度;二、加强管理;三、自我人格的自律与恪守道德。三者缺一不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面对具有双重作用的AI,更要寻求一种平衡。AI能快速学习陌生领域,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面临被替代的挑战,但不会取代顶层知识,更不会取代人的情感和道德心;而AI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工作,比如用于培养AI数据的训练工作等。因此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辩证看待。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教授应关注技术发展背后的伦理问题,警惕技术逼迫人类主体性的让步,需要不同学科的深入对话,共负责任。技术的高速发展需伦理先行。在有些领域,AI已经能做到部分价值判断,甚至可以用它的方式共情人类。当指数级数据进入,AI运作有“黑箱”,人类无法观察其学习过程,也无法评估其学习内容是否超出了最初的设计。一旦有巨大利益驱动,技术有侵犯,责任也会被稀释。技术和伦理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需深入对话与合作,从价值和伦理层面深入讨论相关议题。


 AI与文化传承”圆桌论坛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教授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潘天舒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周大鸣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主任赵德余教授评议。8位与谈嘉宾先后发言:

中山大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周大鸣从一手实践和观察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关于计算争议、信息过载、信息失真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去中心化的问题。周大鸣教授倡导年轻人加入到AI研究的行列中,使用青年视角理解AI社会。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肖瑛教授AI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入手分析AI的多重后果,包括未来想象,技术民主化以及信息辨析等争议问题。肖瑛教授指出,人类面对来自AI最大的挑战是创造力的挑战。人们需要反思如何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在学习人工智能和创造力的矛盾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并主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宁教授从本体论出发,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以吉登斯的结构与能动二重关系为基础提出更加适用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能动、物质和结构的三角关系。依据此关系,王宁教授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两两关系,并指出了“体力物替”和“智力物替”的历史性变革。王宁教授认为,AI等物质的变化也会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进而形成人类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主任赵德余教授从社会政策角度出发,分析了AI和雅典城邦制中“公共奴隶”的功能性异同。在此类比的基础上,赵德余教授指出了政策制定系统中的AI应用以及其产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分析AI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可控制性,进而探讨了理想中的AI乌托邦和其应用现实之间可能存在的多种可通达的路径。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周文以民族关系在量化研究中的难点为例,探讨了AI在数据获取、测量和解释过程中的可能性和相对应的问题,包括数据真实性及代表性、测量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表达的不对称性和隐晦性、极端情绪表达的测量偏误、数据侦测的技术难度和价格成本等。在AI的社会影响方面,周文老师通过案例对如何看待AI机器对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杜世超依照社会学惯例中对公共性文化、表述性文化、非表述性文化的三分类结构分析人工智能对文化产生的冲击和挑战。他提出AI对社会共同范式、个体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人体情感和认知需求的改变。这些改变既涉及到伦理问题,也涉及到人们视AI为知识、技术抑或是文化的认识论问题。基于这些讨论,杜世超老师反思了AI对于文化传承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双重可能。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潘天舒教授分析了人类语言设计具有精密性、完整性、多媒体的潜质、可分离性、任意性、多产性、移位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潘天舒教授思考了人工智能多大程度上可以完成这种设计特征而成为一种“新的语言”。以此同时,他进一步强调了米德所提出的数码思维与人类思维结合的重要性。紧接着,瞿滢同学以自己的实证研究和AI开发的经验为基础,从技术层面讨论GPT-4是否可能完成对于人类语言设计特征的实现,系统分析了这种“技术-语言”关系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将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生命历程相对比,指出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研究都还处于“婴幼儿时期”阶段,但未来发展将是指数增长的。由于人工智能的主动介入性,人类势必需要与AI进行互动。这种不可避免的人机互动极可能造成文化形态的颠覆性改变:一方面,人类文化将成为人和机器共创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将出现和空间之间附着关系的撕裂。这些变化是值得研究者所关注的。

 

AI与学术传播”圆桌论坛由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毛丹教授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沈可教授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童根兴教授和《社会学刊》编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梅笑副教授评议。17位与谈嘉宾先后发言:

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毛丹教授:目前AI技术被学界广泛关注,但对AI技术的认识仍相对模糊,学术研究应更加系统观察现象,同时探索社会学学科对AI的研究范式。

《学术月刊》编辑朱颖:我们的社会认知和生活习惯都受到AI的影响,AI在生活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信息检索更加方便迅捷、数据容量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学术功利化的心态和现象,导致研究成果同质化和快餐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宋健:从期刊编辑角度看,AI对学术传播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从作者层面看, AI可以让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但需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利用AI辅助学术产品的创造,注意学术伦理问题。二是从编者层面看,高质量的稿子欠缺,且鉴别人机创作有困难。三是从平台层面看,网络电子期刊上线相比纸质版传播速度更快,但是如何规避学术造假和伦理问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学术世界”产品,实现平台数字化,是一种AI赋能学术传播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人口研究》常务副主编陈卫AI对学术传播的贡献在于哪些方面?一是可以充分利用AI传播速度快、精准匹配审稿人的优势,提高稿件评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二是可以利用AI提取学术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归纳,实现学术研究的大众化,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要,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三是可以利用AI辅助一些基础性的、程序化的工作,充分利用AI辅助学术出版、审稿、创作,提高学术生产和传播的效率。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李雪副教授从作者的角度分享了使用AI的感受。优势是:学术信息检索方面,AI对概念介绍和比较方面等基础学习非常实用;kimi可以进行论文文本的阅读和分析,例如比较论文的异同,从而便利了很多学术工作;英文学术写作时可用来修正语法问题、润色语言。挑战是:如果以上知识AI都能教,老师如何区别于AI?是否把AI作为合作者?如何探寻学者研究范畴和AI的边界;AI作为大语言模型,可能同样模仿了社会偏见,如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出现性别歧视等伦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刘翔英:可以利用AI检索材料、辅助论文阅读,但也要认识到大语言模型的缺陷:在数学等复杂化的内容理解上还是有偏误;且AI很难提出创新性的内容,过于依赖AI会抑制学者的创造性。“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重点选题之一,旨在推出AI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并促进其学术传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童根兴教授AI更多用于学术成果的翻译,以阅读国外著作为例,我发现机翻结果也十分生动;但存在的问题是AI抄袭问题,即向AI求助学术创作相关问题后AI的记忆功能是否会导致未发表成果的泄漏。目前编辑出版界正在建立特殊语料库的模型,而在训练大模型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AI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加强AI价值引导相关的训练。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副研究员杨可:从学术伦理方面看,关于AI是否应该成为合作者的问题,现在部分国外期刊已经有明确的标注要求,但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我自己教学体会来说,老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AI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把学术的创造过程留给自己。从学术推广层面看,要区别AI的创造性和辅助性功能的界限,在利用AI辅助学习工具的时候注意学术伦理问题。从学术议题层面看,社会学中有哪些有关AI和数字技术的、可以继续深挖的议题是值得探索讨论的。以数字劳动为例,相关的研究立场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希望AI在便利学术研究的同时,尽量不会导致学术观点和表述的缺少多样性。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张莉介绍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简称“学术世界”)的两个子平台——主文献平台和预印本平台。“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是主文献平台的热点专题之一。预印本平台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使期刊、作者、机构、读者实现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期望通过“学术世界”平台的建设来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建设和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王俭勤副教授从心理学科的视角出发理解AI,提出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大语言模型,并没有独立思考的功能,而且,人工智能有时输出的信息会出现错乱并且不真实。王老师还分享了有关AI的困惑:如何适度把握AI参与学术创作的程度和边界?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沈洁教授从研究者角度分享了自己使用AI的感受。优势是,理论和概念相关检索十分便捷;英文论文和code写作十分方便;日程表格和部分文字工作可以使用AI。局限是AI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办法从事高度专业性工作,在理解论文专业概念和观点上也存在部分偏误。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潘泽瀚副教授从作者、审稿人、授课老师三个角度做了分享。从作者角度来看,英文期刊写作的语言润色,提高了英文写作能力和创作质量;从审稿人角度来看,审稿过程中出现不确定的问题时,通过与chatGPT对话辅助审稿思考,提出更好的审稿意见。从授课老师角度看,学生在进行英文论文的阅读时,会对chatGPT产生过分依赖,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英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骆为祥副教授:在学术研究和日常学习工作实践中应用AI时发现,AI在写申请书、演讲稿、润色论文语言、检索学术信息等方面确实非常便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ChatGPT参与学术创作的边界应该如何把握?如何界定抄袭和辅助?如何分辨和纠正AI提供的诸多错误信息?但不必特别焦虑AI对学术界的威胁,因为AI学习内容具有滞后性,并且创造性有限。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吴菲副教授:未来是人机共存的社会,要逐渐把AI当成伙伴,比如,利用AI绘制科普绘本、讲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可以在出版界和审稿和教学环节搭建问答机器人平台的想法,在给定充分语料之后允许其自由发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咨询成本。吴菲老师还推荐了百度的飞桨社区,可以通过在上面的学习提升自己的AI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教学共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青年副研究员王喆辰AI只是基于已有语料提供答案,因此存在信息的滞后性,无法有效解读新的idea,最聪明的事情还是需要人来做。AI对社会不平等存在影响,可能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会更大。AI对翻译有帮助,但是还需要人为的修饰和润色,短期人工翻译并不会被取代。我们要警惕随着未来AI的普及,AI在未来存在被污染的可能,如“AIAI写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张琳琳:首先,期待AI可以率先解决学术领域的程序化和格式化工作,以提高研究者的工作效率。其次,在AI深度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例如,在学生培养阶段,AI应该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在学生还未成为合格、独立的研究者时,广泛地使用、依赖AI,是否会让学生变成“学术流水线”的一员,从而阻碍他们成为真正具备科研素养、创新精神的学者?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刊》编辑梅笑:学术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是学术鉴赏力,与目前AI无差别处理海量语料的模型有根本的不同,可能会从根本上挑战学术传播,学术传播的单位早已经不是一本完整的期刊,现在也不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学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并受到信息茧房的影响。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学术共同体的构成,把AI技术看作学术场域中的重要行动者,不应简单回避和试图控制技术。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演变,人文社科的研究却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积累,这其中的矛盾带来格外突出的挑战。

 

AI与课程体系建设”圆桌论坛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吴愈晓教授和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安宁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梁玉成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系主任高隽副教授评议。13位与谈嘉宾先后发言: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吴愈晓教授: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方面的准备。具体而言,对本科、研究生教育而言,如何建设好AI课程?目前,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方面,希望能够在社会学、心理学、社会政策等专业中体现出一些结合本学科特点的独特性。但是,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是师资问题,需要有兼通AI和社会科学的复合型人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安宁教授:复旦大学计划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建设多层次的课程集体,分别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结合一级学科的课程和垂直领域的应用型课程。对于社会学学科而言,需要在后两类课程上发挥“想象力”,如何让社会学一级学科和AI技术之间产生有机融合,开设一批具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特色的课程。

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在北京大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涉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智能学院,以及不同学部的多个培养单位。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创新和运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和实践能力。因此,除了具体技术和技能如编程语言外,同等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智能思维,尤其是学术想象力。面对当下师资知识储备不足的困境,一个解决思路是以课程教案或教学活页为基础,逐渐形成一批围绕人工智能和文科智能(AI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I for HSS)主题的教材。同时,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算力建设上还需要拓展思路,满足课程建设和教学的算力需求,如打破产学界限,拓展与企业的合作等。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龚为纲教授:当下围绕AI开设课程面临的挑战在于计算环境与算力的配置,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所学的AI知识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研究能力。当前的AI在本质上主要是数据智能,其应用的核心场景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在这方面,社会科学传统的软件工具大多已经失效,而AI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巨大空间。要利用AI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需要相应的数据存储、计算环境以及GPU等算力的支撑。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公有云和私有云两条路径,公有云的优点是算法可以随着大企业的算法迭代而不断进步,难点是成本的控制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私有云的优点是基础设施可控性强,难点是需要建设专门的基础设施(服务器),另外运行大模型所需要的高性能GPU芯片在当前面临资源紧张的问题。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洪岩璧教授:人工智能的数字化建设应该是AI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课程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课程之外,目前东南大学已经尝试开展以辅修等形式的数字人文方向微专业建设。通过这种努力,希望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AI课程中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梁玉成教授:关于AI4SR的相关课程,有三点需要注意:首先,要关注教师层面的知识更新;其次,要以项目制的方式关注走向个性化的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此,关注AI时代来临后教学内容的更新,既包括AI如何影响社会变迁的研究,也包括将AI作为工具来做社会科学研究的相关反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尹海洁教授结合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教授经验,围绕“怎么用AI”与“用AI来做什么”两个问题,指出目前在AI相关社会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老师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当今AI技术的要求。当下之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基础的学者,通过应用AI做具体研究,做到社会学与AI技术的有机结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朱勤教授:在AI相关课程建设方面,需要从教材、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等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教学相长。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模式自主学习,鼓励创新思维,并以案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以实际问题驱动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算力方面,可以尝试使用开放算力的平台,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张伊娜AI相关课程的建设,单纯依靠社会科学或者计算机学科都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相关课程的开展需要面向多学科学生。此外,任课教师需要在课程体系方面强化设计,有进阶式的学习训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系主任高隽副教授:在临床心理治疗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心理治疗的一般有效因素是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在助人服务中使用AI会有不同的观点。但AI对本领域的潜在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传统的计算机远程辅助治疗以外,目前已经出现人工智能辅助咨询服务的模型,包括通过模拟对话等形式达成共情式反馈、心理教育和认知行为训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尹晨教授:关于AI课程建设,很多老师提到了师资问题和知识储备问题,是否会像PC机或者早期编程语言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傻瓜化”,让大家都可以无障碍地使用。基于现在的技术革新速度,当下的困难可能都是阶段性、过渡性的问题。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陈岩燕副教授:关于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如何将AI与课程建设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涉及两个方向的努力。其一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使用AI,其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提问。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朱磊教授:人工智能和心理学的交叉关键是互惠。大语言模型本身也有局限,如较适合文本信息,算力要求高,除了挖掘大语言模型的认知功能外,心理学和AI的结合可基于小数据、小模型,将心理模型算法化,拟合不同个体在各种复杂情境下的算法参数,同时服务于AI算法开发和心理学理论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