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社会工作学人沙龙(第四期)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10

2025328日,由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组织的上海青年社会工作学人沙龙(第四期)在文科楼919会议室顺利举办。社政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央迪副教授致欢迎辞,付芳副教授担任活动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系黄锐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学系讲师刘子潇老师从社会工作与精神分析专业的互嵌历史谈起,探讨了社会工作与精神分析专业互动互嵌的历史基础,指出社会工作与精神分析在实践中的深度融合可通过温尼科特“过渡性空间”理论与巴林特小组等的协作模式体现,并强调社工在整合身心社会视角、推动跨学科精神健康服务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师沈昶邑通过离散选择实验方法,探究了上海社区居民对于精神健康服务选择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最关注服务的经济可及性(费用)与稳定性,优先选择公立医疗机构及非营利机构提供的“支持性心理治疗+专人对接”服务模式,而对纯医疗康复干预的支付意愿较低,凸显服务设计中稳定性与信任关系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东芬兰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宁基于上海困境儿童的实证研究,结合芬兰儿童福利体系对比分析,揭示困境儿童在参与及发展性需求(如学业辅导、情绪支持)方面显著高于生存性需求,强调家庭代际支持与非正式社会网络的关键缓冲作用,并提出需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与社区资源以构建可持续的本土化儿童保护系统。



韩央迪副教授、付芳副教授、黄锐副教授及在场参会师生就以上议题与发言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青年社会工作学人沙龙(第四期)在热烈讨论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