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推荐文章来自社会学系吴菲副教授。
近期,我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吴菲的论文“Social determination, health selection or indirect selection? Examining the causal directions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besity in the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发表于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SSM)。SSM是国际有关健康社会科学的知名期刊,属国际著名期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5.379。
据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Lancet)的相关报道,截止2014年,中国的肥胖男性及女性数量分别为4320万和4640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肥胖总人数最多的国家 (NCD-RisC, 2016)。如何从健康社会学视角理解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从80年代末开始,社会学家已经开始探索社会经济地位(SES)与肥胖(obesity)之间的关系(Sobal and Stunkard, 1989),但至今仍面临因果方向不明的挑战。社会决定假设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个体肥胖可能性(SES→obesity);健康筛选假设认为,肥胖水平会影响个体社会经济地位(obesity→SES);而间接筛选假设则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一些第三变量同时影响了二者(SES←第三变量→obesity)。要在实证研究中区分以上三种假设需要克服两个方法上的挑战:(1)控制未观测到的潜在混淆性变量以及(2)允许双向因果。然而相关的研究要么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克服挑战(1),要么通过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克服挑战(2)。直到近期,方法实质性的突破才允许同时处理(1)和(2):Allison et al.(2017)在结构方程框架下所提出的ML-SEM方法即是一例。
本文对2010,2012,2014和2016年共4轮的CFPS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ML-SEM方法同时将个体固定效应和双向因果纳入考量,结果发现在控制未观测到的潜在混淆性变量后,社会经济地位和肥胖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说明间接筛选假设可能是中国成人肥胖的社会经济异质性更为有效的解释。该论文有助于更好地我国社会转型期健康不平等的形成机制,特别通过方法上的更新对于已有的健康社会梯度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
原文信息
Wu, H. (2021). Social determination, health selection or indirect selection? Examining the causal directions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besity in the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69, 113564.
作者述
作为一名健康社会学研究者,可能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根本原因理论(fundamental causes)了,大量的健康不平等研究的“主角”都是社会经济地位。在最初考虑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议题时,我感兴趣的是发展中国家男性“SES越高越肥胖”这个现象。感谢CFPS提供了丰富的追踪测量,我很快就证实了在中国,的确也存在SES和肥胖关系的性别差异:男性地位越高越肥胖,而女性却相反。然而,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跳了出来:因果方向呢?的确,简单的多元模型只告诉了我们相关关系,而不同因果方向背后的理论是截然不同的!我开始梳理了相关文献,发现了3种可能的假设,接下来的问题就更聚焦了:要如何验证?答案似乎也是现成的,利用CFPS数据的长期追踪结构估计固定效应模型来控制个体层面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或是估计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来甄别因果方向,正如当前相关研究做的那样。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或是”,我想,能否“同时”呢?如果可以同时处理固定效应和双向因果问题就好了!很幸运,在文献搜索时碰到了Paul Allison等人2017年发表在Socius的方法文章:“Maximum Likelihood for Cross-lagged Panel Models with Fixed Effects”。有了方法,有了好的数据,结果也就呼之欲出了。
作者简介
吴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健康不平等、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社会学评论》、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Annals of Epidemiology等期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